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7770字。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2.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3.非选择题在答题卷指定区域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7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
1.《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大道既隐”后,被取代的制度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这说明
A.宗法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宗法制形成的道德观念是周朝立国之本
C.宗法制的完备使周朝比商朝更强盛 D.宗法制兼具政治统治和道德制约的功能
3.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
4.《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正有序 B.中央集权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5.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6.曹操说:“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这反映曹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A.品德与军功兼顾 B.打破门第,德才兼备
C.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D.孝廉与才能并重
7.清代学者储大文曰:“远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
A.行省制来源于唐宋旧制 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
8.《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内阁首辅职权过大威胁皇权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这些“雄略之主”加强专制集权的相似措施是
A.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C.通过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科举制和监察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10.《浙江通志》记载:“明初地旷人稀,土田不过亩一金。是时法尚严密,缙绅士庶罔敢侈肆,衣不过细布土缣,士非达官不得辄用纻丝,女子非受封不得长衫束带,居室无厅事,渐疏,奢侈竞起。成化、弘治间役轻省费,生理滋殖,田或亩十金,屋有厅事。”材料反映出
A.轻徭薄赋引起土地价格的暴涨 B.政治因素影响社会风气的变化
C.经济发展加速传统社会的解体 D.人口增加导致经济政策的调整
11.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B.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12.“对一个民族来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