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63题,约10910字。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题共I、Ⅱ卷,第I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I卷不交;
2.全卷共三大题63小题,满分110分,100分钟完卷。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1.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3.“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4.“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昆曲 B.乐舞 C.元杂剧 D.京剧
5.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A.“仁”和“仁政”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以法治国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6.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7.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8.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A.致力于复兴儒学 B.主张儒、佛、道并重
C.创立了理学体系 D.提出“致良知”学说
9.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