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河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17 15:03: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5290字,部分答案扫描。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河南师大附中
  高二  年级  《   历史  》期中试卷
  分数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卷上)
  1.“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圣人之要,四方来效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 一个时代的服饰演变可以看出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嬗变:西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变革”,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之美”。能够反映出以上文化审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 “百家争鸣”、民主政治、理学盛行   
  B.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     
  C.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4.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低的阶层,如贵族、奴隶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平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不同阶层出身的人转换另一个阶层的可能性变大。若用这两个概念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大 
  B.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也变大
  C.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也变小 
  D.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
  5.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梁启超、孙中山他们推崇黄宗羲著作的原因是黄宗羲(       )
  A.主张工商皆本         B.强调法制
  C.反对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
  6.《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            D.造纸术
  7.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       )
  A、楚辞、元曲、明清小说                B、南戏、元杂剧、京剧
  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