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妙思点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18 19: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000字。
作文妙思点拨
毛荣富

强化词、关键词和主题词
有些词语,是作者所强调的,希望读者能特别注意,本来在这些词语的下面加上着重号即可,可是现在加着重号的做法已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种强化词语的写法:
①上海人对《天鹅湖》的热情,的确可以用“痴迷”两个字来形容。
②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上海的建筑风格,我想,大概只能用“千姿百态”来形容。
③曾经到过一个自称是很有钱的人家里做客,看到他家里那些金碧辉煌的家具,我怀疑自己碰到了“奢华”一词的极限。
④不一会儿,天渐渐暗了,那街灯一下子全亮了,那黄色柔和的灯辉勾勒出一盏盏造型别致的宫灯是那么气质不凡,它们一下子使我读懂了“古典”和“宁馨”这两个词。
显然,这四个句子中的“痴迷”“千姿百态”“奢华”“古典”“宁馨”是作者想要强调并让读者予以特别关注的,在句中它们除了加上引号之外,还被放在突出的地位予以强调。这样就使它们如浮雕般地突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把这些句子改为“上海人痴迷《天鹅湖》”“上海建筑的风格千姿百态”“这个有钱人的家里奢华得很”“造型别致的宫灯显得古典和宁馨”,尽管句中还保留着这些词语,却显得平淡,没有了现在这样经过强化处理的情味和效果。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也学会了这种强化词语的写法。如:
⑤高中的住宿生活单调而乏味,我学会了用“熬”字来代替“度过岁月”中的“度”字。
⑥小学的周老师胖胖的,脸上从不凋谢的是一种略带红晕的笑意,日后我学“慈祥”这个词,想起来的就是如此的笑意。前不久我又见到了她,她虽然见老了,但脸上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么一种略带红晕的让人想起“慈祥”两个字的笑意。
应该说,这两个句子中的“熬”和“慈祥”原本是很普通的,但经这种强化的处理,也就有了些许新意。它们已不是一般的使用,而是融进了作者对它们的体验和感受。西方一位叫赫尔德的语言学者曾说:“语言是心灵和自己的契约。”有些词语正是因为某个瞬间的感悟才进入了我们的心灵,才和自己有了一种约定和默契。从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解释词语最好的不是词典,而是日常生活,只有生活对词语作出的解释才是最直观最生动最亲切的。前面第③句中“我怀疑自己碰到了‘奢华’一词的极限”、第④句中“它们一下子使我读懂了‘古典’和‘宁馨’这两个词”,表现的都是生活体验使自己对词语有了深切的理解。也许这才是强化词的真正内涵。
所谓关键词,是近年来才开始用的,其使用频率大有与日俱增之势。下面所列便是近期报刊上几篇文章的标题:
1.2001《女性世界》回放
——点击关键词
2.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关键词点击
3.影像时代的历史寓言
——解读刘震云《一腔废话》的几个关键词
4.诚信·入世·弱势群体
——两会代表发言的关键词
概括地说,所谓关键词也就是出现频率高、代表了事物的某个重要方面、体现了某种特定内涵的词语。它们往往不只是一个,而是有多个。抓住了它们,也就可以提纲挈领、总揽全局。关键词是由作者概括提炼而来的,比如上面第2例,文章就以“风景独好”“现场真唱”“打开空间”“快乐晚会”四个词语作为马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关键词,似乎无须多讲,这台春节晚会的特色也就呼之欲出了。再如上面第3例,是一篇文艺评论的标题。《一腔废话》是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此篇评论只是抓住了作品中“水晶金字塔”“寻找”“病话和傻话”这三个关键词来解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