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全套 含听力)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敷衍(yǎn) 殒身不恤(yǔn) 船舷(xián) 斑斓(lán)
B.瞌睡(kē) 挥斥方遒 (qiú) 弄堂(lòng) 嬉笑(xǐ)
C.作揖(yī ) 绿草如茵(yīn) 青荇(xìn) 绯红(fēi)
D.漫溯(shù) 忸怩不安(ní) 颓圮(pǐ) 喋血(xu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彷徨 愁怨 寂廖静默 凄婉惆怅
B.蹒跚 钮扣 睡眼惺忪 广有羽翼
C.婆娑 激亢 短小精捍 不假思索
D.保姆 荆棘 天伦叙乐 桀骜锋利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 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巴老如是说。《随想录》就是巴金老人这样一部讲真话的书,被 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
②漫步在穿城而过的江边,秋风送爽,空气清新。向江中眺望,各类大小 ,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再瞥一眼城市, 的高楼,一幢幢直插云霄,誓与天公竞比高。
A.就是 称为 船队 琳琅满目
B.即使 定为 船舶 林林总总
C.哪怕 誉为 船只 鳞次栉比
D.纵然 当作 商船 摩肩接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在劳动中不断发展和创造起来的。
B.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今天,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C.小S曾公开宣称,“胖达人”面包“主打天然酵粉,口感非常好吃,但吃了完全不影响身材而且非常健康”。
D.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该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B.徐志摩,中国现代诗歌流派之一的“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猛虎集》等。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流派之一的“现代派”代表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作,他也因此诗而被叶圣陶称为“雨巷诗人”。
C.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小狗包弟》是他深情中吟出的忏悔。他创作的小说“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品。
D.狄更斯,英国小说家。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代表作,大卫的成长史是小说的主线,作品至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亚摩斯海滨的那场船难是全书的高潮。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秦始皇将方孔圜[注]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钱铸成后要进行锉边等加工,把方形细木棍插入方孔,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方孔钱也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另一种说法被学界普遍认可,即秦始皇笃信当时极为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圜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合适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