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13 21:24: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全科试题(9科9份)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英语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政治试题.doc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70分,第Ⅱ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1—6、12—14小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一、选择题”一栏里;其它题答案答在相应位置,写在该题题框外无效。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一脉说家训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诰、遗训等形式。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也举不胜举。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
  已广为人知的家书,是家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家书往往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真切。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教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
  与家诫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彭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教育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选自《华人时刊》,2011年第十期,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家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训分家诫、家规、家书、家范等多种形式,历史上家长用其对子弟后代进行训诫和教育。
  B.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有些家训一直流传至今,最早成文的家训是周文王的《诏太子发》。
  C. 有的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 “志当存高远”“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安贫乐道”等,都属于家训中勉子立志的内容。
  2. 下列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家训的内容主要是修身、治家、处世,而家训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占绝大部分。
  B. “治家”不仅仅倡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还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封建统治的作用。
  C. 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都是以教子为主题的家书。
  D. 古代家书中不乏教育名言,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充分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的名人志士多用家训训诫子弟,这些家训既教育鼓舞了子孙,又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B. 家书中那些含有让人奋发、守定气节、戒骄戒躁、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举不胜举,这和封建士大夫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有很大关系。
  C. 与家诫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因而是家训的最重要的形式,对后世影响最大。
  D. 对于家训中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今人需要辩证地看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缒而出            夜:在夜间
  B.敢以烦执事    敢:敬词,此处也可译为“冒昧地”
  C.与郑人盟    盟:建立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