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时,约2400字。
 《说“木叶”》
 林庚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周小普
 教学目标
 一、文章结构上:
 1、快速阅读并找出文中关键句;
 2、借助对关键句的把握分析文章思路。
 二、文章内容上:
 1、明确“木叶”这一意象的内涵;
 2、学习并借鉴本文意象分析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
 1、把握关于诗歌意象分析的相关要点;2、拓展:意象和意境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体会相同的物象在不同诗句中可能表现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布置:
 1、整理文中诗句并对诗句中出现的意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2、划出各小节中的关键性语句(关于关键句的知识在学习《<物种起源>导言》时接触过,如果有遗忘,可先复习相关知识);
 3、根据所划关键句概括各小节大意
 二、请同学明确各小节的关键句并根据关键语句归纳各小节的内容
 明确:
 1、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2、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3、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4、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说明“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7、小结
 三、根据所归纳的各小节意思划分文章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