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4 17:23: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6120字。

  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等等。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
  A.经济大发展  B.政治大动荡   C.文化大繁荣  D.社会大变革
  2.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A.兼爱非攻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3.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
  C.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D.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了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5.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话意在
  A.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B.强调“理”大于“法”
  C.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D.强调“法制”的重要性出版
  6.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7.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