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试题1
- 资源简介:
有17道题,约7300个字。
人教实验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试题1
(90分钟10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慨叹(kǎi)脊梁(jǐ)抹杀(mǒ)孜孜不倦(zī)
B.玄虚(xuán)戳穿(chuō)罗迦(jiā)根深蒂固(dì)
C.宰相(zǎi)搽粉(cuō)倘若(tǎng)味同嚼蜡(jué)
D.机械(xiè)诬蔑(wū)琐屑(suǒ)吹毛求疵(cī)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推敲省悟拢罩地大物搏持之以恒怀古伤今求神拜佛自欺欺人
断章取意呕心沥血斧底抽薪
应为应为应为应为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B.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C.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由于作者当过多年中学语文老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4分)
(1)他将原来(毫不相关毫不相干)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研发开发)出一种新产品。
(2)(虽然假使)这也算一种“信”,(但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就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5.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在鲁迅先生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一文。6.综合性学习。(7分)
某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
(1)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它写上前言。(4分)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名言集的小标题应为:
你为此名言集写的前言:
(2)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