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小题,约6270字。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共54分)
本卷共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 )
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2.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3.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4.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5.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