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90字。
音乐巨人贝多芬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能力目标:(1)体会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学习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
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2)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情感目标: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
2、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理解“心里的音乐”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自由朗读法、研讨探究法、质疑问难法、拓展延伸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贝多芬图片、示范朗读录音、贝多芬的钢琴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法指导:
1、 学生水平:学生对贝多芬的事迹有简要的了解,但并不能充分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教师重点提示。
2、 学习误区:学生对贝多芬“心里的音乐”不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句子的内涵。
3、 学习方法:自由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质疑问难法。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教师出示对联:(大屏幕展示)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 )
下联:炼钢铁意志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奥斯特洛夫斯基)
(学生活动)学生猜出上联所写的人物:贝多芬。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认为所写的人物是贝多芬?(学生说明理由)
教师导入:确实,聋疾是贝多芬生涯的一大悲哀,然而,他并没有消沉,而是用他的心灵、热情乃至全部的生命弹奏出一首首流传不朽的音乐之怍,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生命之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走进这位音乐巨人的心灵。
(大屏幕)出示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写板书)
(大屏幕)资料卡片及照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
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
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
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
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
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
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五部
(《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
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弥撒曲两部等。
二、分析题目的含义:
读完资料卡片,你是否理解为什么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学生讨论回答)
点拨: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渗透着与命运不屈抗挣的勇气和力量。
三、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课重点。(大屏幕)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能力目标:(1)体会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学习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2)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一、 •情感目标: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