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
——《错误》升格指导例谈
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一中 宋亚军
[要义解说]
文章中所写的人或事,如果仅限于一人一事,那针对的面就太窄了。优秀的文章,总是能借助一人一事,达到针对很多人、很多事的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章的典型性。也即借一点而传一面,借一斑而传一豹。读者能从“一点”“一斑”中看到一类人、一类事,这样就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跨越。
请看学生习作原稿。
错 误
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一中2004级1班 李文彬
周日的早晨,直到阳光烤疼了我的眼睛,我才懒洋洋的挪下床来。
若不是早就惦着给小刚买生日礼物,我才不这么早告别好梦呢。
小刚和我是绝对的铁哥们,尽管到现在已分别了整整两年,我还能清晰的记起他那坏坏的笑容。他最喜欢的就是卡通玩具了,再过五天,9月24日,就是他的生日,我今天就要挑一个特别精美的玩具送给他。
“我去买些东西,你们俩在家好好呆着吧。”
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平时一提逛商场就头疼厉害的爸爸,今天竟然主动去购物,而平时勤勤恳恳的妈妈却“闲”起来了。不多想了,办我的正事要紧。取出父母给的全部零用钱,我直奔本市最豪华的玩具商场,最终确定买下一只雪白的绒毛兔,又花了几元钱作了精美的包装,准备下午去邮局快递。
回到家,厨房里正在叮叮当当,飘出了一股香气,爸爸早回来了,而且很少进厨房的他还扎着花围裙,妈妈则满脸笑容的邀我一起看电视,还特意瞅了一眼我的礼物,脸上竟荡漾出很多幸福的颜色,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不一会儿,爸爸变魔术一般摆了一桌子的菜,我的困惑越来越大。管它呢,先吃了再说。我抢先坐下,夹了一块鱼送到嘴里,好香啊!妈妈笑着说:“别急,别急,还有好吃的呢。”只见爸爸又端了一个大纸盒子上来,眉飞色舞的拆开包装,哇!是一个大蛋糕!难道今天是我的生日?不对呀!我的生日过完了呀!
“快给你妈妈唱《生日快乐》!”爸爸笑眯眯的说。
啊!妈妈的生日!
“把你给妈妈买的礼物拿出来吧。”妈妈喜在眉梢。
当时我的脸肯定很红,因为我觉得脸上很热,脑袋晕忽忽的。我只好拿出礼物,慢慢的拆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酸的滋味。
“到底是孩子呀,选的礼物也特别。”妈妈无限欣喜,眉梢溢满了笑。
这顿饭,我吃得没滋没味。
就这样,我糊里糊涂的给“妈妈”买了生日礼物。妈妈,我爱吃鱼时,她爱吃鱼头;我爱吃蛋黄时,她爱吃蛋清;我爱吃饺子馅时,她爱吃饺子皮……我……我竟然完完全全的忘了妈妈的生日,我……
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我不能原谅我自己,我该怎么办?
文章写了一个巧合——记着给好友买生日礼物,却忘了母亲的生日,只好将错就错,把给好友的礼物送给了妈妈。原文这样写,只是写了“我”一个人的“错误”,针砭的对象也只是“我”自己,此外就没有更广的覆盖了。如何扩展针砭的对象呢?可以加几处情节,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