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导学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6/27 11:20:4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60字,学生版。

  广平一中新课堂(导学案)
  年级   高一    科目   语文    班级       使用日期    月   日 主备教师 马建峰         
  学科组长(审查)  靳芬         
  学习
  课题 杜甫诗三首 第 1 课时
  课前
  准备 课本、笔记本、多媒体
  双色笔(同桌互批改)
  复习
  回顾  背诵《蜀道难》
  学习
  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激情
  导入     他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
  学习
  内容 一、知识链接
  古今对译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    凋伤枫树林,巫山 巫峡      气萧白露使枫树林凋谢零落了,巫山、巫峡山高林密,一派萧     森。瑟阴森的景象。玉露:白露。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属巴山山脉,绵延八十
  余千米,山势陡峭。萧森:萧瑟阴森。江间   波浪   兼天涌,巫峡江中的波浪汹涌,接连天际。在萧瑟的景色中, 塞  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