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全国各地名校最新初三数学试卷分类汇编:相似的应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6/13 23:21: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000字。

  相似的应用
  一、选择题
  1、(2013届宝鸡市金台区第一次检测)如图是跷跷板横板示意图,横板AB绕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设B点的最大高度为h1.若将横板AB换成横板A′B′,且A′B′=2AB,O仍为A′B′的中点,设B′点的最大高度为h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h2=2h1   B.h2=1.5h1   C.h2=h1   D.h2=0.5h1
  答案:C
  2、(2013温州模拟)10. 如图,矩形AEHC是由三个全等矩形拼成的,AH与BE、BF、
  DF、DG、CG分别交于点P、Q、K、M、N,设△BPQ, △DKM,
  △CNH 的面积依次为S1,S2,S3。若S1+S3=10,则S2的值为( ▲ )
  A、2   B、3   C、4   D、5
  【答案】C
  二、填空题
  1.(2013北京房山区一模)如图,在一场羽毛球比赛中,站在场内M处的运动员林丹把球从N点击到了对方场内的点B,已知网高OA=1.52米,OB=4米,OM=5米,则林丹起跳后击球点N离地面的距离MN=       米.
  答案:3.42
  2、(2013浙江台州二模)15.如图,直线 与双曲线 ( )交于点 .将直线 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与双曲线 ( )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 ,若 ,则       .
  【答案】12 
  3、(2013浙江永嘉一模)16.如图,Rt△ABC中,∠B=Rt∠,点D在边AB上,过点D作DG∥AC交BC于点G,分别过点D,G作DE∥BC,FG∥AB,DE与FG交于点O.当阴影面积等于梯形ADOF的面积时,则阴影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为     ▲     .
  【答案】
  4、(2013山东德州特长展示)如图,矩形ABCD中,E为DC的中点, AD: AB=  :2,CP:BP=1:2,连接EP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AP、BE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EP平分∠CEB;②△EBP∽△EFB;③△ABP∽△ECP;④AOAP=OB2.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①②③
  5、(2013浙江台州二模)15.如图,直线 与双曲线 ( )交于点 .将直线 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与双曲线 ( )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 ,若 ,则       .
  【答案】12 
  三、解答题
  1、(2013盐城市景山中学模拟题)(本题满分10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B∥CE.
  (1) 求证:△ABD∽△CED;
  (2) 若AB=6,AD=2CD,
  ①求E到BC的距离EH的长.
  ② 求BE的长
  答案:(1)略(2)EH=    (2)BE的长为
  2、(2013杭州江干区模拟)(本小题12分)如图,Rt△ABC中,∠C=90°,过点C作CD⊥AB于点D,小明把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置在点D处两条直角边分别交线段BC于点E,交线段AC于点F,在三角板绕着点D旋转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线段BE,CE,CF,AF之间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
  (1)旋转过程中,若点E是BC的中点,点F也是AC的中点吗?请说明理由;
  (2)旋转过程中,若DE⊥BC,那么  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旋转过程中,若点E是BC上任意一点,(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第22题)
  (第22题备用图)
  【答案】解:(1)∵CD⊥AB,E是BC中点  ∴DE=CE=BE  ∴∠DCE=∠EDC  1分
  ∵∠ACB=∠FDE=90°∴ ∠FCD=∠FDC  ∴∠FAD=∠FDA(等角的余角相等)   2分
  ∴AF=FD=FC    即F也是AC中点      1分
  (2)DE⊥BC则四边形DECF为矩形,          1分
  所以DE=CF,FD=CE,                   1分
  (第22题)
  由△DEB∽△AFD得 ,         1分
  则 成立                     1分
  (3)由△DEB∽△DFC,△DEC∽△DFA,     1分
  得 , ,             2分
  则 成立                        1分
  3、(2013年广州省惠州市模拟)“数学迷”小楠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对倍角三角形(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的三角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图8,在 中, 的对边分别是 ,如果 ,那么 .
  下面给出小楠对其中一种特殊情形的一种证明方法.
  已知:如图9,在 中, , .
  求证: .
  证明:如图9,延长 到 ,使得 .
  ∴ ,
  ∵ ,
  ∴ ,∵ ,
  ∴ ,又
  ∴ ∽
  ∴ ,即
  ∴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你完成下列情形的证明(用不同于材料中的方法也可以):
  已知:如图8,在 中, .
  求证: .          
  证明: 延长 到 ,使得 .…………………………(2分)
  ∴ ,     …………………………………………………(3分)
  ∵ ,………………………………(5分)
  ∵ ,
  ∴ ,又
  ∴ ∽
  ∴ ,即 ………………………………………(10分)
  ∴ ………………………………………………………(12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