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全科试题(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试题(7科7份)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生物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doc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英语试题 .doc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
江宁区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2013.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见贤思齐焉, ▲ 。(《<论语>十则》)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6)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 ▲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9)“酒”是古代诗文中一种常见的意象。《醉翁亭记》中的 “ ▲ ,在乎山水之间也”透出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快乐,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 ▲ ”显示出他豪放的性格与非凡的气魄。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 ▲ ) (2分)
A.歼灭 纤细 阡陌 芊芊细草 B.玷污 沾染 贴切 拈轻怕重
C.嘹亮 缭绕 官僚 穷困潦倒 D.无暇 蒹葭 瑕疵 冥思遐想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诱惑 油腻腻 敷衍 无动于衷
B.庸碌 金銮店 辐射 恃才放旷
C.震憾 文绉绉 提炼 断壁残垣
D.寒暄 假惺惺 迁徙 慢不经心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光盘行动》是一个传统文化与时代风气相衔接的话题,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
B.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梦碎,又一次次筑梦,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仰望。
C.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热议,你是去看电影呢,还是看原著小说?
D.重建灾后雅安让我想到了“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句名言。
班级开展“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成语来源】
5. 下面是第一小组搜集、整理材料后的发言稿,请完成下面题目。 (4分)
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我们搜集了很多汉语成语并进行了探究,发现它们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如成语“逼上梁山”就出自于施耐庵的《水浒传》,我们也搜集到了一幅图画(见右图)。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图画内容,必须带上人物绰
号。(3分)
▲
(2)图画中人物的性格是 ▲ 。(1分)
【成语运用】
6.下面是第二小组运用成语写的四个句子,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今年春,义愤填膺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悄悄蔓延并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