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小题,约5500字。
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Fe 56 I 127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弃的金属、纸制品、塑料是可回收资源,玻璃不是可回收资源
B.大力推广农作物的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C.“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低碳生活”倡导生活中耗用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少CO2排放
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不正确的是
A.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B.葡萄糖的实验式(最简式)为:C6H12O6
C.乙酸的分子比例模型图为: D.CH3Cl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
B.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C.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D.锌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强,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锌块以减缓其腐蚀
4.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选项 离子或分子 要求
A K+、NO-3、Cl-、HS-
c(K+)<c(Cl-)
B Fe3+、NO-3、SO2-3、Cl-
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C NH+4、Al3+、SO2-4、CH3COOH
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气体产生
D Na+、HCO-3、Mg2+、SO2-4
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然后分液
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现象,说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了NO2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D.相同温度下,取两份等质量的锌粒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向其中一份中加入几滴CuSO4溶液。加入CuSO4溶液的产生氢气快,最终二者生成氢气的量相同
6.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
B.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证明某未知溶液中含有SO42-:Ba2++SO42-=BaSO4↓
C.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O32-+CaSO4 CaCO3+SO42-
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2[Ag(NH3)2]+ CH3COOH+4NH3+2Ag↓+H2O
7.对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