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6030字。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3.《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家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论当及赏(偿)稼”。这说明( )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B.当时的法律已经健全完备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4. 855年,唐朝政府颁布的令文说:“如有贫穷不能存济者,欲以男女佣雇与人,贵分口食,任其行止,当立年限为约。”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官府注重减轻农民负担B.皇帝兼并土地农民生活艰难
C.唐朝租佃关系普遍存在D.唐朝开始产生租佃经营方式
5.《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6. 2013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首访俄罗斯,并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他们的穿着引起服装界的轰动。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
B.唐代的缂丝技艺使服饰极具艺术神韵
C.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D.明代中期棉布的流行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7.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