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南昌十五中2012-201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5820字。
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南昌十五中2012-2013学年
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墨子》中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文中叙述的农民如此勤劳的主要目的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③商品交换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北方地区流行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景德镇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佣工主要为地主做农活、打短工
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⑤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⑤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②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③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元代大都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5.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
C. 出现了“商业革命”D.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
7.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而导致“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产生各种新问题”。能使这段叙述成为完整的因果关系的中间环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