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年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4小题,约830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2013.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曾受封“秦王”,以“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李世民的夺位行为违背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纲常” ③西周的宗法制 ④老子的“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梦梁录》记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该材料
A.表明当时商业化市镇已经普遍兴起 B.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是宋解除市的时空限制的直接证据 D.表明此时杭州的商业化职能已经增强
3.下面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一位同学搜集资料做的一张表。对表中“大臣”的职能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10.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D.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4.“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春秋繁露》
5.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③西学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冲击
④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B.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