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试题(9科9份)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政治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化学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生物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数学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物理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英语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语文试题.doc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试室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花蕾/擂鼓 校正/比较 装载/记载
B.逡巡/ 疏浚 粗犷/ 旷达 模具/ 模样
C.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干劲/强劲
D.信笺/翩跹 沙砾/ 闪烁 分明/ 分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朝鲜半岛局势箭在弦上,高度复杂敏感,各方对此深
表关切和忧虑。
B.今年春节回到故乡,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路也宽了,楼也高了,河水也清了,短短的几个月,故乡的变化真大。
C.作者本身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从而对原作品也有着较强的艺术感受力。
D.近段时间,大雾天气频繁出现,首都北京城仿佛变成雾都,空气中的PM2.5浓度越来越高,今天终于迎来了和煦的阳光,每个人都弹冠相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日下午同时发布声明,已向发改委提出终止反垄断调查申请,将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
B.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C.《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也集中表现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精于选材,善于开掘,巧于构思。
D.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是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最新明
确证据,公布以来,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正如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一样,动物和人都是有情绪与情感的
②在论述人类的艺术时,人们常说艺术是发展、继承和创新的
③而人类的艺术就起源于人类对情绪与情感作用的认识与需要
④艺术是用来表现人的情绪与对某种事物的情感
⑤然而,如果我们把人类的艺术看作一个整体,人类的艺术不是上帝的作品,而是从动物的“艺术”进化而来
⑥这是艺术的一般功能,同时这也是艺术具有其他各种功能的基础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④⑥②③ C.④⑥②⑤①③ D.①④③⑤②⑥
二、本大题8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6题。 (4分)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对“《黍离》之悲”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黍离》是诗《诗•王风》中的篇名。
B.《黍离》首句是:“彼黍离离”。
C.后人常用“禾黍”表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伤。
D.词中与《黍离》首句相应的句子是“废池乔木”。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①。
甲申②,梦天帝赐之黄冠③,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其子曰眉。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④,谢先生曰:“吾甚惭于郎君。”或出游,眉与先生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戊午,天子有大科⑤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⑥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⑦中报罢⑧而年老者,恩赐以官。于是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日遽归,众皆出城送之。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
(选自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有删节)
【注释】①媕婀(ān’ē):曲意顺从,圆通处世。②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入关。③黄冠:道士的冠。后文的“朱衣”指道士服装。④诘朝:明晨。⑤大科:取士之科,其科目由皇帝到场临时决定。⑥舁(yú):抬。⑦征士:旧称被皇帝征招过的隐士。⑧报罢:没有录取。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愤之,乃坚苦持气节 ②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B ①休担则取书读之 ②纵一苇之所如
C ①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 ②能以足音辨人
D ①俄而有负薪而归者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明朝末年那些达官贵人多贪腐作恶,傅山先生非常气愤。清朝入主中原后,傅山先生做了道士。
B.傅山先生的儿子傅眉非常勤奋,每天利用上山砍柴的间隙博览群书,但是他的学问还是被中州的名士轻视。
C.经名士举荐,傅山先生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朝廷赐给他中书舍人的官职。
D.傅山先生死后,是按照道士的丧葬仪式安葬的。他一生只写过一部著作,叫《霜红龛集》。
10.翻译:(6分)
(1)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3分)
(2)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3分)
(三)按要求完成11——12小题。(12分)
1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醖①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醖,同“酝”。
(1).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梅花的?(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