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 
      通过多本文的学习,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重点:典型环境和主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以点拨为主,引导学生逐步领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如果从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出一部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充分表现封建社会历史、能被誉为“金字塔”式的作品,你会首选什么? 
   ——《红楼梦》。 
 它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你了解曹雪芹吗?你看过《红楼梦》吗? 
 一. 曹雪芹与《红楼梦》简介 
 曹雪芹: 
 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叔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皇家的供货商);两个姑姑都被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祖父曾是当地名士,能写诗、填词、编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诗》; 
                曹雪芹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但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 
 人生经历:十三岁前: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其后:父亲获罪革职,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晚年:在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 
             死亡:四十多岁,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痛苦地离开了人间。身后留下凄苦的妻子和几束残稿,连埋葬的费用都是他几个好友资助的。 
        写作经历:写于凄凉困苦的晚年。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思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疑是后人附会)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写作背景与缘由:一、清朝政治的腐朽和封建剥削的加强。 
 1.强化专制主义的统治 。(1)设立军机处:1729年,清政府设立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