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卷(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2013.04.25
责任命题、审核:
本试卷共计: 16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踮脚(diàn) 迸发(bènɡ) 藤蔓(wàn) 礼上往来
B.缱绻(quǎn) 罡风(ɡānɡ) 纤维(xiān) 莫名其妙
C.绯红(fēi) 趿拉(dā) 巡徼(jiào) 震耳欲聋
D.脑髓(suǐ) 睥睨( nì) 潜藏(qián) 完壁归赵
第一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这幢房舍一直保留下来,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受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
B.我们不仅在科学上要向西方学习,在艺术上也要向西方靠拢,结果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别人的东西没有学好,自己的传统反而被遗忘了。
C.滟滪堆是一堆黑色礁石,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象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D.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理性生命的极度表现,西方人的科学事业不仅是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而且是对人类理性生命力的探究。
B.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整合、筛选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C.一个孩子能否考上大学,是确定这个孩子聪明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我国,这在许多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就是金科玉律。
D.中国企业虽然掌握了世界上最顶级的服装加工,但多数企业品牌文化、经营和物流环节等都没有达到国际品牌。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C.《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是古代臣子对君王条陈自己对某事看法的一种文体;《五人墓碑记》中的“碑记”是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指南录后序》中的“后序”也是一种文体,一般用来介绍、评价书的内容或表明写作目的等。
D.《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 ; 。 , 。 ,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
①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
②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
③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
④我们常常看到“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说法,
⑤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
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⑤③④ C.④②①⑤③ D.②①④⑤③
6.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准确概括“文人的清高”的含义,要求不超过30个字。(4分)
文人的清高源自于文人对理想人格的企盼。理想人格是人类精神的高度凝聚,历代思想家肩负着理想人格设计的使命身体力行之,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进程中,树起了一块块界碑。理想人格以“虽不能至然人心向往之”、“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特殊功力提升和矫正着现实人格。中国文人从小就读经史子集,耳濡目染的均是“圣人之言”,久而久之,便不自觉地以书本所描绘的理想人格自居。但环顾左右,都是活生生有欲望、汲汲自营少管他人、且情感日趋功利化的感性人,心灵便受到重创,心境便大失衡。然自身修养的惯性,使文人不甘“沦落”,便满怀忧怨自我恪守。于是,清高就成了文人操守的最后一块盾牌,可怜可叹,但悲壮。
文人的清高是: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岁旱,遵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书其坐右曰:“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缘事出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而已。授泰兴令,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它日主之子征其租,则曰牛鬻久矣。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