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8小题,约14180字。
河北武邑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试题
命题人: 黄淼良 张花竹 杨晓辉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8-16页
2.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答题卡及答题纸一并交回。
4.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第1卷 (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方向,他们测得M城2012年3月15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河流XM段的流向为
A.自东南流向西北 B.自东北流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2.该日之后的一周左右时间内
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B.M城日落时间逐渐推迟
C.昼半球的范围逐渐扩大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0月26日晚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石头雨”,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4.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 D.丙→甲→乙→丁
5.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现象发生与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图3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由图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A 坡顶 B.坡面中段
C.坡麓 D.沟底
7.从图中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塬,平整土地 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 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