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艺术探微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积累文言阅读功底:掌握“浚、殷、冲、牧、雍、谬、董、振”等实词的词义;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根 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熟记通假字振(震)。
 4.背诵“十思”的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
 变化的风格特征。
 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极其意义。
 3、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学习难点
 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翻译难懂的语句 
 学海导航
 本文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虽以进言为务,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这种内容充实、形式典雅的文风,成为后世奏议类文章的典范。学习时,可先查阅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结构和“十思”的主要内容,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和“十思”的积极意义,体会骈散结合、华美流畅的文风,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特别是“十思”的主要内容)。词语方面要重点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积累一定的古今异义词。
 课后结合学习李斯的《谏逐客书》,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论述方法的理解。 
 学习资料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    ,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次,大多被唐太宗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徵在当时的影响。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六、课前预习
 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
 (1)长(  )者   (2)浚(  )其源泉   (3)殷(  )忧
 长(  )短    怙恶不悛(  )      殷(  )红
 (4)惧谗邪(  )  (5)正身以黜(  )恶  (6)因喜以谬(  )赏
 莫邪(  )      相形见绌(  )      绸缪(  )
  (7)谦冲(  )自牧
     冲(  )床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臣闻求木之长者  固其根本   浚其源泉   人君当神器之重   戒奢以俭
 承天景命  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  纵情以傲物  董之以严刑  将有作  
 谦冲而自牧  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  慎始而敬终  正身以黜恶  宏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固其根本  古:      今:        
 纵情以傲物  古:         今:          
 骨肉为行路  古: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