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文科综合题卷
- 资源简介:
共41题,约10190字。
秘密★启用前
2013年重庆一中高2013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文科综合题卷2013.3
第一部分(选择题140分)
1.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为控制物价上涨,一些方政府出台了“最高限价令”。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如果有人反对“最高限价令”,其合理的经济学理由应该是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实现资源配置
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价格高会吸引大量生产者投入生产,从而使价格下跌
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限价是宏观调控的体现
④实行最高限价,会促使生产者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 2012年7月23日,45名三沙市人大代表参加了海南省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市一级权力机构,符戆当选首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杰当选第一任市长。人大代表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这种受托性质表明
①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 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③人大代表拥有国家权力的“最终控制权” ④人大代表必须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表达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中86次提及“改革”二字,其中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提上日程,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创造或改变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③“未病”与“已病”不存在严格界限,治“未病”与治“已病”不应有所区别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 ,累也不说累 。”刘德华演唱的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 ②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
③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④过犹不及——矛盾的对立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寻访和事迹展播,引发了强烈反响,引导更多人关心关注农村教育。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大众传媒决定了文化的发展
④公益性文化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8.2010年4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正式启动首次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加强文物保护有利于
①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②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