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3届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0030字,答案扫描。
甘肃省2013届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方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i 28 S 32 Cu 64 Ag 108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 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间信息交流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呼吸过程中ATP的产生均在膜上进行’
C.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
D.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物质运输效率会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不会改变
C.细胞癌变导致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3.人在紧张、恐惧的时候,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种器官,使机体产生出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例中神经调节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B.该激素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使人反应灵敏
C.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是该激素的靶细胞
D.该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密切的关系
4.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
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5.右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一定引起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
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
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6.下列待测样液鉴定中实验试剂选择和实验结果相一致的是
待测样液 试剂 结果
A 花生液 苏丹Ⅲ染液 红色
B 豆浆 双缩脲试剂 紫色
C 马铃薯液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D 梨汁• 碘液 蓝色
7.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提高了燃烧效率,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
B.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用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生产沼气可以代替石油液化气
C.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可以有效防治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除去乙醇中含有的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振荡、分液
C.溴水能鉴别苯、乙醇溶液和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