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830字。
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 )
A. 耧车 B. 翻车 C.筒车 D.水排
3.右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素纱禅衣
B.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C.唐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D.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5.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7.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