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八)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2060字。
南昌市10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八)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分开封装。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l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和D是自养型生物,两者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无相关细胞器
B.图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以担任各种生物成分
C.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仅存在于C和D细胞中
D.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都可改造C生物获得工程菌
2.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
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B.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D.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20min~30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
B.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可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 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A.1种说法正确 B.2种说法正确
C.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正确
5.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 I;I B. II-1或 I; I
C. II -1;I D. II -1;II -1
6.右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
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
位为103 kJ/(m2•y)]。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是9.6×104 kJ/(m2•y)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煤经处理变成气体燃料的过程是物理过程
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D.雾、有色玻璃、葡萄糖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均在1~100nm之间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 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9.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8Cl2,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则A的结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0.常温下,10mL浓度为amol•L-1的醋酸溶液pH=4。下列能使溶液的pH=7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 10L B.将溶液与10mL浓度为a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C.将溶液与10mL、pH=10的NaOH溶液混合
D.往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使溶液中c(Na+)=c(CH3COO-)
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与N连接时,铁被腐蚀
B.K与N连接时,石墨电极产生气泡
C.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