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训练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3题,约5750字。
聊城市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训练
理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用时l 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8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 2 O16 Na 23 Cl 35.5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是
A.根尖成熟区细胞 B.人的角质层细胞
C.癌细胞 D.高度分化的细胞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3.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4.关于动物胚胎发育的正确叙述是( )。
A.卵裂时期胚胎物质随细胞数目增加而增加
B.发育至桑椹胚阶段,胚胎体积增加一倍,其内部出现原肠腔
C.发育至原肠胚阶段出现胚层分化
D.原肠胚阶段的每一细胞都属于全能干细胞
5.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6.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7.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
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
D.G点表示收集的CO2的量最多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
B 用同一电路分别测定盐酸和某一元酸溶液的导电性 比较盐酸和该一元酸酸性的强弱
C 分别向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比较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D 常温下测定同浓度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值 比较硫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9.下列物质敞口放置或暴露于空气中,质量增加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D. 稀硫酸
10.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Y>Z>M B.X>Z>Y>M C.M>Z>X>Y D.X>Z>M>Y
11.“荧光粉”所用的高纯度氯化钙中若混有镁离子,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钙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离子生成沉淀过滤除去。此沉淀剂最好是( )
A. 烧碱 B. 纯碱 C. 小苏打 D. 石灰浆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D.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