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一年级全科试题(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16 9:53: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9科9份)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数学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英语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测试
  语文学科          高一年级 
  本试卷分第І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І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 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 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概括。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体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体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 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 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1、下列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山水画谋求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是中国园林和盆景艺术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
  B.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多数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
  C.中国山水画中的人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山水则都在强调心中的山水。
  D.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向往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农耕文化悠久历史导致的中国人家居生活倾向之间矛盾的体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山水画论里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因而王维写有“枕上见千里”的诗句来体现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