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与文才
形式上严格限制,内容上海阔天空,是仿用句式的特性,也是仿写的备考训练可以辐射写作领域,对提升文采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古代私塾课业要“对对子”,这是一种颇有渊源的启蒙手段,能够有效地开启蒙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对对子”就是仿写的一种形式。现代中学生就其整体而言,尚不具备独力创造文采语言样式的能力,仿写,原本就是提高写作语言水平的必由之路。只是同学们在运用时大多处于自发、散漫、随意的状况。我们提倡树立备考的自觉意识,就是要用“自觉”取代自发、散漫、随意等非自觉的状况。
[例1·2003北京卷·24]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例句提出了一件生活中的事物,“若只因为……就……,无异于……”的句式,用比喻或类比揭示这事物的实质。例句有双重特点: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深刻性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思维的文学性,颇像诸子散文中妙喻世象、振聋发聩的寓言。这种仿写对语言和思维提出高强度的要求。从考场实际来看,暴露语言、思维断裂的例子固然不少,而优秀的仿写也的确异彩纷呈。
[示例1]一位人才,若只因为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不录用他,无异于因为装珍珠的盒子不够华丽而无视珍珠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