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中毕业生复习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0220字。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14题至l7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8题至21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笛卡儿在《哲学原理》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库仑用扭秤研究了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了电荷守恒定律
B.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15.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2年4月30日发射的中圆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为2.8 107m,它与另一颗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半径为4.2×l07m)相比
A.向心力较大 B.动能较大
C.发射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角速度较小
16.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端上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B.B端下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3月29日上午9:00—11:30】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B.癌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核糖体的数量较多
C.核膜、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主动运输使被转运离子的浓度在细胞膜两侧趋于平衡
2.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有ATP合成酶
D.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
3.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实验中,使用的染色剂、选用的实验材料和染色对象、染色结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健那绿——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蓝绿色
B.苏丹Ⅳ——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红色
C.龙胆紫——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的染色质(体)——紫色
D.甲基绿和吡罗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细胞核绿色,细胞质红色
4.在豌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幼苗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没有影响
C.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增多
5.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u-64、Al-27、Fe-56、S-32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以下有关对PM2.5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因素
B.其颗粒小,在大气中停留时问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C.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与PM2.5的存在可能有关
D.会导致城市产生雾霾天气
8.以下物质检验的结论可靠的是
A.往某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呈现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苯酚
B.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C.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
D.往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色,说明有I-
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