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8小题,约11820字。
高三自评试卷
理 科 综 合 2013.0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6 页。满分 24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答题 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 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 32 Cu 64
注意事项:
第Ⅰ卷(必做,共 87 分)
1. 第Ⅰ卷共 20 小题。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 ,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胰岛素通过细胞膜的分泌需要耗能
2.乳糖酶能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
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一 酶浓度 0% 1% 2% 4% 5%
(乳糖浓度为 1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 乳糖浓度 0% 5% 10% 20 % 30%
(酶浓度为 2%)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 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3.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 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 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 杂交 ; 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 变性状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和 Y 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
4.某豌豆种群的基因型全为 Aa,让其连续自交(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该过程中 种群 A 基因频率和 AA 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情况是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C.两者都变化
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D.两者都不变
5.右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 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 阻断了部分 Na+通道
B. 阻断了部分 K+通道
C. 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 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6.右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 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 → S 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
C.R 时和 T 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
D.R 时之前和 T 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
7.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B.神七宇航员所穿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