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试题(9科9份 含听力)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化学试题.doc
高一英语听力.mp3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地理试题.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历史试题.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生物试题.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数学试题.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物理试题.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英语试题.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语文试题.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考考政治试题.doc高一年级3月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12题涂在答题卡1—12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3—22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3—22题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杜撰(zhuàn) 慢捻(niǎn) 霓裳(ní) 环珮(pèi) 琴弦(xián) 吮吸(shǔn)
B.懵懂(měnɡ) 幽咽(yè) 暂歇(zhàn) 溯源(sù) 阜盛(bù) 惘然(mánɡ)
C.轩昂(xuān) 惫懒(bèi) 钿头(diàn) 银篦(bì) 和煦(xù) 飞湍(tuān)
D.錾银(zàn) 敕造(chì) 内帏(wéi) 迁谪(zhé) 收拨(bō) 喧豗(hu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笑魇 乖张 撕杀 雕粱画栋 望帝啼鹃
B.敷粉 漱口 杜馔 敛声屏气 开门辑盗
C.酒觚 帷幄 溺爱 敷衍塞责 闻名遐迩
D.咨嗟 怪诞 转徒 义愤填膺 扪心自问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
大名著”之首。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至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了歌行所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
C.《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尤其是古体诗,意到笔随,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
D.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当太白有鸟道 当:阻挡; 低眉信手续续摊 信:随意地
B.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知道; 所守或匪亲 或:有的(人)
C. 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 满座重闻皆掩泣 泣: 眼泪
D.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可以; 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使人听此凋朱颜 B.梦啼妆泪红阑干
C. 乃遂收樊无期之首,函封之 D.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为偏僻性乖张 枯松倒挂倚绝壁
B.暮去朝来颜色故 巫山巫峡气萧森
C.铁骑突出刀枪鸣 艰难苦恨繁霜鬓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老大嫁作商人妇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视高科技为儿戏,必然会被专家讥笑而贻笑大方。.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南京大屠杀是有口皆碑的历史事实,决不允许日本篡改历史。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体育老师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B.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C.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D. 我校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有,但为数不多。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两会”的关键词是“民生”,今年“两会”的关键词是“幸福”,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中国民众的焦虑感反而在上升,担心就医,担心上学,担心房子,人们似乎在担心一切。 ________________。我们不知这样的人生是否幸福。人们渴望国家稳定、政策稳定、物价稳定……只有稳定长期延续并成为国人的深刻记忆时,对安全感的饥渴才会慢慢变得不那么急迫。
① 中国各大城市的房价也在顽强上涨,不管房价多高,一家几代人砸锅卖铁也要买,
租房再便宜,住的也是“人家的房”。
② 而这担心的背后是安全感的严重缺失。
③ 其动因是中国人只有住上自己的房子才觉得安全的集体意识。
④ 中国各大银行的储蓄额在不断攀升,并不富裕的中国人支撑起世界最庞大的储蓄,他们从银行里购买的并不是微薄的利息而是未来的安全感。
⑤ 为此,很多中国年轻人从20多岁就加入了“房奴”大军,节衣缩食,放弃了对时尚的追求,对浪漫的憧憬,对娱乐的向往。
A. ①③②⑤④ B.②④①③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③①⑤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 “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见,必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