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0题,约7580字。
上海市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a处:“焚书坑儒” B.b处:“独尊儒术”
C.c处:“三教合一” D.d处:“西学东渐”
2、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载:“今上初年,文和(张廷玉)以汪文端公由敦长于文学,特荐入以代其劳。乾隆十二、三年间,金川用兵,皆文端笔也。国书则有舒文襄赫德及大司马班公第,蒙古文则有理藩院纳公延泰,皆任属草之役。”它表明军机大臣( )
A.撰拟上谕 B.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C.参与国政 D.由满蒙汉官员构成
3、据考古发现,商朝统治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下列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4、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和“亲戚”的含义是( )
①封建制度 ②分封诸侯国 ③同姓诸侯 ④殷人后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因此人们需要( )
A.“格物致知” B.“人伦者,天理也”
C.“天人感应” D.“明天理,灭人欲”
6、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 ③①②
7、历史专题研究是指针对某一主题做的深入研究,这个过程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思考等,最后得出结论或新的认识。某高中部分学生专门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进行研究,收集了一系列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罗摩衍那》一书,以下不适合编入此次专题研究的资料是( )
A.《摩诃婆罗多》 B.《荷马史诗》 C.《吉尔伽美什》 D.《汗穆拉比法典》
8、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
A. 社会变迁 B. 阶级分析 C. 道德标准 D. 文明传承
9、“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被亚里士多德视为“全称公民”。而其所谓的“偏称公民”,是指儿童和已过兵役年龄的老人。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了( )
A.公民的参政能力 B.公民年龄的限制
C.公民的性别歧视 D.公民权必须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