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8小题,约11660字。
2013年济宁市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2013.03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答题前,学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小题。1—13小题每小题4分,l4—20小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1: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一定不含糖类的是
A.ATP B.tRNA C.胰岛素 D.酶
2.关于人体内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唾液腺细胞分泌淀粉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肌细胞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胰岛B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DNA→RNA→蛋白质
D.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
3.下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56%,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4次复制过程中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7600个
B.子代DNA中含15N的DNA比例为l/8
C.④表示腺嘌呤,DNA聚合酶作用于①处
D.②处碱基对丢失,一定会导致转录出的mRNA改变,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
4.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山湖中所有的鱼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B.环境、突变及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6.下列实验或探究活动有关酒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名称 酒精的作用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
B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D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8.下列判断合理的一组是
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