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复习笔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3/12 0:05: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0个字。

  《扁鹊见蔡桓公》复习笔记
  一、文学常识
  1、作者:战国末年韩国公子韩非,先秦法家学说代表人物,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他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学说的大成。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题,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为大家所熟悉。他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2、出处:《韩非子•喻老》“喻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3、扁鹊:秦越人,战国时医学家,因医术高明被人以“扁鹊”称之。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二、主要内容
  1、层意:
  第一层:(开头至“望桓侯而还走”),写扁鹊四次行拜见蔡桓公。
  第二层:(“桓侯故使人问之”至“臣是以无请也”),写扁鹊对桓侯病情的分析。
  第三层:(“居五日”至文末),写桓侯讳疾忌医而不治身亡。
  2、中心:本文阐明了“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的道理。
  3、启示:
  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像对待疾病一样,不可讳疾忌医,而应该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
  三、人物性格分析
  1、扁鹊——医术高明,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认真负责;
  2、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固执己见。
  四、通假字
  1、“还”同“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汤”同“烫”,用热水焐。——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3、“齐”同“剂”,药剂、汤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五、虚词
  1、之
  ①桓侯故使人问之(代词。指扁鹊)
  ②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助词。的)
  ③马之千里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助词。可不译,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汤熨之所及也/针石之所及也/火齐之所及也/司命之所属/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可不译,凑足音节的作用)如,公将鼓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⑥何陋之有(助词。可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
  ⑦已而之细柳营(动词。去,到,往)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遂桓侯遂死(于是,就)
  六、实词解释
  1、有间:有一会儿。2、腠理:皮肤的纹理。3、深:甚,厉害。4、应:答应,理睬。5、居:止,停。6、走:跑。7、故:特意。8、熨:用药物热敷。9、及:达到。10、属:管。11、请:问。12、索:寻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