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7390字。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II卷6-16 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 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o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Mg 24 Cl 35.5 Fe 56 Ni 59 Br 80 I 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 B. 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
C.C6H12O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 D. H2O中的0转移到CO2中
2.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D.动物幼体内也有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
3.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若图乙表未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4.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 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B.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C.根据假设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5.农田生态系统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活资料,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进行了一系列研 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f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C.研究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6.将一大豆幼苗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在体内的布,根、茎分别表现出正向地性 和负向地性。下图是根、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D两点可分别表示根近地侧和远地侧的生长状况
B.A点对应的浓度下,相应器官的生长速度比B点快
C.与C点相比,D点有更多的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水平放置的幼苗,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体现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7.下列选项中物质或概念之间的包含或从属关系与右图;的是
8.250C时,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当溶液中C(H+)=1xlO-1 mol.L-1,时,有气体产生;而当 溶液中C(H+) = 1x1O-13 mol.L-1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为
A.HCO3-、Na+、Al3+,NO3-
B.Fe2+、Na+、SO42-、NO3-
C.Mg2+ 、NH4+ SO42- Cl-
D.Na+、MnO4、NO3-、S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B.甲烷、苯和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相同,均互为同分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