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5010字。
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为1─30题,共60分,第二卷为31─32题,共4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入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本卷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在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你的理解,回答2~4题。
2.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
3.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4.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读图1,回答5~6题。
图1
5.西北地区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A.防风固沙 B.吸烟滞尘 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6.造纸产业链条 A.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 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能推动沙柳的种植
图2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读图2完成7~8题。
7.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A.增加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B.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0题。
材料1:为了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决策,就是把珠三角的某些产业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腾出空间来,再引进和发展其他产业。
材料2:目前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水平 环保门槛
珠三角
某市 5 000
万元 30万元
左右 1 500元
左右 禁引污染
企业
粤北某市 <5 000
万元 2万元
左右 500元
左右 免征排
污费
9.有关珠三角向粤北地区转移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10.“腾笼换鸟”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