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歙县中学、休宁中学2013届高三三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4小题,约9020字。
2013届高三三校联考
理科综合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B.神经元的突触小体经突触前膜向突触间隙释放递质时,不需载体,但需要消耗能量
C.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产生的ATP,都能为整个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变形虫对食物颗粒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在有氧状况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巴斯德效应)。有人将酵母菌破碎获得细胞匀浆,并把部分细胞匀浆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由此得到三种物质:细胞匀浆、上清液和沉淀物。再向下述三套装置中各自加入上述三种物质中的某一种(设为X、Y、Z),装置一:葡萄糖溶液+无菌水+X,装置二:葡萄糖溶液+无菌水+ATP+Y,装置三:葡萄糖溶液+无菌水+氧气+Z,各装置中各种剂量均适宜。最后检测三套装置中有无CO2产生。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有氧状况下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是氧气还是ATP
B.本实验的唯一自变量应是加入三个装置中的酵母菌提取物质(X、Y、Z)的种类
C.本实验中加入三套装置的物质X、Y、Z应该都是上清液
D.本实验的各装置中不加细胞匀浆是为了排除有氧呼吸的干扰
3.若某个精原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均被32P标记,让这个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环境中进行四次有丝分裂或者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包括四个细胞周期,后者则为一个细胞周期
B.产生的所有子细胞中,前者最多有8个细胞含32P,后者全部都含32P
C.前者因为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使所有子细胞中含32P的细胞数目有多种可能性
D.后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之间,染色体DNA所含的遗传信息各不相同,相应的染色体DNA被32P标记的核苷酸单链也各不相同
4.关于右侧家系图中甲、乙两种遗传病,正确的叙述是
A.Ⅲ2个体一定携带与乙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
B.若乙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C.若甲、乙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核基因)控制,且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两对基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甲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病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影响很小,且在一个自由婚配的自然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9%,则甲病患者中,杂合子约占18%
5.某种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一种蛋白质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体对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鼠疫杆菌合成、释放类毒素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合成该抗体的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鼠疫杆菌
C.该免疫过程中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病愈患者再次感染鼠疫杆菌时,由于其血清中已有相关抗体,所以不再严重患病
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