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3450字。
浙江省湖州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做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中,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某地区的地貌素描图,回答1—3题。
1.图中指示山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西部地区地貌景观的
主要成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
3.图中西部地区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①太阳能 ②油气资源 ③水力资源 ④耕地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图中实线表示一月气温(℃),虚线表示降雪天数。回答4—5题。
4.图中等值线P值为
A.5 B.10
C.15 D.20
5.图中西侧地区降雪天数少于东侧的原因是
A.地势较高,气温低
B.纬度较低,气温高
C.离海洋远,水汽少
D.西北风强,成雪难
读“1982--2005年中国人口净迁出、净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完成6--7题。
6.由图反映
A.人口迁出地集中在东部经济地带
B.人口迁入地集中在中部经济地带
C.1990—2000年京津地区人口迁入量减少
D.净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比净迁出重心明显
7.1995-2005年我国人口净迁入重心向东北方向
移动,最主要原因是
A.环渤海都市圈的崛起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
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
为了更好的比较鄱阳湖湿地不同时期的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对不同时期鄱阳湖湿地景观类型及面积变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得到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8—9题。
8.2008年7月份湿地景观面积最大的类型是
A.湖泊水域 B.草洲草地
C.裸地居民地 D.泥滩沙滩
9.图示两时期鄱阳湖湿地景观类型面积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A.湖区过度捕捞 B.大规模围湖造田
C.湖区泥沙淤积严重 D.水位骤然下降
读图(图1中横坐标表示纬度),回答10—12题。
10.影响高山林带呈图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条件 B.热量状况
C.海拔高度 D.海陆位置
11.玉山高山针叶林带分布比P山海拔低,主要是因为
A.相对高度小,针叶林难于生长 B.周边山地少,森林类型较单一
C.降水多,气温低于P山同海拔区 D.土层厚,更有利于针叶林生长
12.M山森林分布位置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A.北坡 土壤肥沃 B.南坡 光热条件优越
C.北坡 蒸发较弱 D.南坡 水热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