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全科试题(9科9份)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doc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3.01
注: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愀(qiǔ)然 禊(qì)祭 古冢(zhǒng) 义愤填膺(yīng)
B.相(xiāng)中 訾詈(lì) 湍急(tuān) 游目骋(chěng)怀
C.肄(yì)习 癸(kuǐ)丑 公仆(pú) 曲高和(hè)寡
D.扁(piān)舟 国殇(shāng) 相勖(xǔ) 沧海一粟(s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B.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C.一些政府官员正襟危坐,久久不愿走下神坛,与民众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当他们的工作出现失误时,民众就很难去理解、宽容。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B.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趣,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C.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 , , ; 。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弥补这个缺陷。
① 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②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③ 我们虽然知道之前的不对
④ 然而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
⑤ 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
⑥ 也想尽各种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③⑥④②⑤① B. ③⑥④⑤②①
C.①③⑥④⑤② D. ①③⑤⑥④②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课内文段阅读: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5—9题。(15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选自苏轼《赤壁赋》)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举酒属客(嘱咐)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会儿)
B.不绝如缕(细丝)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C.酾酒临江(斟酒) 渺沧海之一粟(一粒米饭)
D.山川相缪(缭、盘绕) 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
6.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与“羽化而登仙”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击空明兮溯流光
7.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8.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
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
9.翻译下面的句子。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分)
译文:
(二)课外文段阅读: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①,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为殷仲堪参军,深被眷接。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