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30 19:31: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5720字。

  福建师大附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
  B.“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C.“法令者治恶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
  D.“古者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
  2.史学家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聚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儒学被奉为正统。“某一时期”应是指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D.古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4.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朱熹的“道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5.董仲舒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当时其进步性在于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限制君权    D.独尊儒术
  6.古代中国“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夏、商、周);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言必称三代”说明秦朝和两汉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B.“子曰诗云”强调诸子百家和唐朝诗歌对中国文化影响绵长
  C.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D.古代文学呈现古典与高雅的趋势
  7.“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这表明“礼”是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规范
  8.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