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9科1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19份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2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3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2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3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2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3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2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3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2 Word版无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听力.mp3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2 Word版无答案.doc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滇池中学高一年级备课组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 阅读题 (共4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慢生活”流行
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4—8题。 (共13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昆明三中国际部2012——2013学年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命题人:戴华伟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3. 客观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碳素笔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下作答。主观题(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48分)
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6分,每小题2分)
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宋代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是有其道理的。诗家语是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进入这个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从生成过程来看,诗有三种: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者内心的诗。因此,诗的传播就是从诗人内心走进读者内心。诗人内心的诗是一种悟,是无言的沉默。诗是文学,得从内心走到纸上,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古人说:“常语易,奇语难。”诗人寻奇觅怪,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诗人善于驾驭一般语言,才能见出他的功力。用浅近语言构成奇妙的言说方式,这是大诗人之路。
诗家语的特点是“清洗”。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天性,诗是“空白”艺术。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诗不在连,而在断,断后之连,是时间的清洗。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只有六行,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从具象到抽象,从确定到不确定,从单纯到复杂,皆由对时间的清洗而来。诗不在面,而在点,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是悼念母亲的歌。诗人只写了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一次是生命开始的时候,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诗之未言,正是诗之欲言。
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是诗家语的美学。诗人总是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内心倾吐的慷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从中国诗歌史看,从中国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古诗,到近体诗、词、散曲、新诗,一个比一个追求倾吐复杂情感的更大的自由,这样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相呼应。可是从语言着眼,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始终提高着它的纯度,按照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五言是两句四言的省约,七言是两句五言的省约。
在诗家语的生成过程中,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第一,是文字的选择。诗的旨趣不是叙述生活,而是歌唱生活。所以诗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而落墨点却往往是引起这一波涛的具体事象。杜甫不讲天下太不公道,却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二,是组合的选择。在诗里,文字的搭配有很大的自由。这种组合根本不依靠语言逻辑,而是依靠抒情逻辑。“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的笔下,“愁”可以被大雁“引”去,“月”可以被山“衔”来。第三,是句法的选择。优秀的诗在句法上都是很讲究的,许多名句和句法的选择分不开。从散文的眼光看,诗句好像不通,其实诗句的妙在不通。
(选自《“诗家语”的审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诗家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家语”即诗歌语言,它最具特点,被西方文学家称为“精致的讲话”。
B.“诗家语”是一种由一般语言组成的,但又能使一般语言发生质变的言说方式。
C.“诗家语”是王安石为区别其他文学样式而命名的,具有音乐性、随意性等特点。
D.“诗家语”要做到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等相对形式的统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4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