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秋季高一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秋季高一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秋季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侣(lǚ)绯红(fēi)解剖(pāo)痛苦流涕(tì)
B.启迪(dí)纳粹(cuì)创伤(chuàng)桀骜不驯(jié)
C.和蔼(ǎi)作揖(yī)褴褛(lán)殒身不恤(xù)
D.浸渍(zì)惩罚(chěng)不惮(dàn)挥斥方遒(qi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寥廓纽扣笙萧生杀予夺
B .慷概执拗寂寞切齿拊心
C .沉浮干躁喧闹百舸争流
D .枯槁黯然疲惫睚眦必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袁弘表示,世上没有天生的坏人,也没有一蹴而就的坏人,自己会在饰演这一版本的杨康时,努力将其内心的迷茫和矛盾展现出来。
B.中日双方首脑同时以更加明确清晰的语言表示,解决东海共同开发问题倚马可待,现在剩下的可能就是技术层面或者事务层面的问题了。
C.日本捕鲸者不顾国际社会谴责,把非法捕捉到的鲸鱼屠宰、清洗、销售,以牟取暴利,血腥的一幕令人惨不忍睹。
D.在相持三个月之后,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阶段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对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可以堪称典范。
B.这种如鱼得水似的悠闲,让后世的学者在感叹其他中国人融入西方社会的艰难时,不得不叹服徐志摩是“最适应西方生活的中国文人”。
C.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
D.《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是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造成的。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
D.巴金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并称为“鲁郭茅,巴老曹”。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的三部曲”(《家》、《春》、《秋》)。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课文中的片段,,完成6-8题。
四
……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
6.“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
A.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
B.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
C.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
D.反动政府的武力镇压和反动文人的舆论钳制。
7.对第五部分划横线的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幸”一词表现出了作者对刘和珍等烈士壮烈牺牲的沉痛哀悼。
B.“伟大”赞颂了三个女子的“从容”,又反衬了杀人者的野蛮暴行。
C. “伟绩”“武功”都是反语,控诉反动政府的卑劣凶残,给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讽。
D.“这几缕血痕”指“三•一八”大屠杀,中国军人及八国联军的暴行。
8.对第六部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无恶意的闲人”是指对世界、社会态度极为冷漠,是非不甚分明的人,是鲁迅许多作品中提及的“看客”。
B.“有恶意的闲人”是指反动文人。与“无恶意的闲人”有根本区别。
C.作者把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比喻成煤的形成,表明了他不赞成徒手情愿的态度。
D.作者引用陶潜的这几句诗表达了对死者的悲伤情怀和对死亡无可奈何的情绪。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