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3 17:35: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化学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地理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生物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数学文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物理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英语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语数学理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语文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政治试题(word版).doc
  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本次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刀俎(zǔ)打烊(yàng)渣滓(zǐ)戛然而止(gá)
  B.澄清(dèng)惩戒(chéng)逡巡(qūn)轻手蹑脚(niè)
  C.迥乎(jiǒng)鳏夫(guān)訾詈(cǐ)半身不遂(suí)
  D.畏葸(xǐ)框架(kuāng)偏袒(tǎn)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星晨发轫惺忪引吭高歌
  B.嗔怪称颂斑斓气凌霄汗
  C.促狭简捷攀缘逆情背理
  D.萌蘖锻练葳蕤不知所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个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受歧视、受奴役的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B.山区农村建造房屋应尽可能避开山脚,因为一旦突发泥石流灾害,山脚下的房屋将首当其冲。
  C.比赛前,他踌躇满志地对队友说:“虽然面对的是个强大的对手,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他们。”
  D.因为冯小刚和前期如火如荼的宣传,《1942》毫无争议地成为2012贺岁档最不能忽视的华语电影。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B.亡国之君李煜的一句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人能够领会到作者繁华失落之后的哀伤。
  C.她一手提着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些盒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B.北京、上海等人口输入地区比其他省市享受了更高的高考录取率,所以异地高考放开后,如何防止“高考移民”和维护本地户籍考生的利益,成了相关部门亟待改善的问题。
  C.日前,记者从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从11月下旬开始,面积最大的我国淡水湖鄱阳湖迎来越冬候鸟聚集的高峰期,预计本月底到下月初,候鸟迁徙将达到最高峰。
  D.发展水上观光旅游,必须以水上交通为前提,对此有关部门已有考量:发展“水上的士”。这不仅可为水上交通创造条件,减轻道路交通压力,还可带动“环城水上游”。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对此不屑,并将樊迟看作小人。孔子认为,从政者重视了礼、义和信,百姓就会尊敬、服从他,无须自己去种庄稼。由此可见,孔子虽然是为了强调儒家的思想,但也表现了他思想上落后的一面。(《论语》)
  B.复活节后的一个礼拜天的早晨,克洛德出于怜悯,收养了一个极其丑陋的畸形儿,这个畸形儿被人遗弃在巴黎圣母院前廊左侧一个专门放置弃儿的木榻上。克洛德为这捡来的孩子受了洗,并给他取名为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
  C.赤壁大战后,孔明抢先夺去荆州,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然后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接着周瑜想借机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孔明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再次生病;他只有仰天长叹,连叫数声而死。(《三国演义》)
  D.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家里,与他的女儿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律师雇用的一个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大卫•科波菲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百戏之祖”的称号象征着昆曲在拥有三百来个剧种的中华戏曲版图内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其“盟主”之位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独特的文化身份:昆曲几乎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很受文人士大夫们的肯定和推崇。但这背后有一个看上去很怪异的现象: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与伶人们,并没有改善千百年来形成的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作为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他们虽然并没有在现实舞台上消失,但却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了。昆曲演员也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其文化体系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最弱势最低级的一端。演出文化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如演员、剧场、观众、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不过大量的史料又向我们证明:历代统治者对于戏曲演出文化真实的态度往往是矛盾的——他们既打压又拉拢,既觉得卑俗低下又觉得兴味盎然。尤其到了明清时代,这种矛盾因为戏曲演出文化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格外突出。
  其实从元杂剧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着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参与戏曲文化的方式。文人解决这个文化史上的矛盾,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曲(包括词和乐)”的价值,并将其拔高,高于整体中其他一切元素之上。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曲的独立化”。到了明清,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体制完全不对等的待遇,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待遇:一方面“曲”在被不断地雅化、美化、文人化;另一方面“剧”的内容在进一步丑化、俗化、受打击。打击与丑化主要有两点表现:一是国家威权的大规模删戏、禁戏;二是对艺人活动进行限制管制。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反过来也让我们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昆曲中以演出为主体的“剧”,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个“普及性”的现象,伴随着十八世纪昆曲普及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中国戏曲基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设。“曲”与“剧”,它们本是同宗同源,却不能同呼吸共命运,一切肇始即是十八世纪昆曲内部的历史性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它们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但各自的趋向造成了它们“平行发展”的命运。在各自发展成就的掩盖下,造成了昆曲事业整体的下行。进入新世纪,中国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否意味着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的回归已经开始?
  (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有删改)
  7.下列对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最弱势低级的一端。
  B.统治者对戏曲演出文化往往取“恩威并施”的矛盾态度。
  C.演员、观众、剧场、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
  D.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和伶人们往往是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
  8.下列关于“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曲”“剧”之间保持一种“间离”。从元代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方式。
  B.文人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曲”的价值,将“曲”“独立化”,说明“曲”比“剧”更受欢迎。
  C.到了明清时期,国家或权之下采取的措施及对艺人活动的管制显示出“曲”“剧”完全不同的命运。
  D.十八世纪昆曲内部开始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曲”“剧”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却各自“平行发展”,不能同呼吸共命运。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正因为昆曲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所以昆曲被称为中华戏曲的“盟主”。
  B.十八世纪昆曲发展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伴随昆曲的普及化进程,“曲”“剧”各自发展而昆曲事业整体下行。
  C.虽然明清时期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但昆剧却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普及性”的现象。
  D.中国昆曲被评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说明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已经开始回归。
  三、(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思明,字士瞻。思明颖悟过人,读书日记千言。至元十九年,由侍仪司舍人辟御史台掾,又辟尚书省掾。左丞相阿合马既死,世祖追咎其奸欺,命尚书簿问遗孽。一日,召右丞何荣祖、左丞马绍,尽输其赃以入,思明抱牍从,日已昏,命读之,自昏达曙,帝听忘疲,曰:“读人吐音,大似侍仪舍人。”右丞对曰:“正由舍人选为掾。”帝奇之,曰:“斯人可用。”明日,擢为大都路治中。思明以超迁逾等,固辞,乃改湖广行省都事。元贞元年,召为中书省检校,六曹无滞案,迁户部主事。延祜元年,进参议中书省事;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