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6330字。答案扫描。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卷和作文卷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蓬蒿(gāo)狡黠(xiá)诓骗(kuāng)嗤笑(chī)
B.嗔怒(chēn)胚芽(pēi)慰藉(jí)栈桥(zhàn)
C.隐匿(nì)抽噎(yè)灵柩(jiù)拮据(jié)
D.骸骨(hái)汲取(jí)诘难(jié)桑梓(zǐ)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班师暄嚷歇斯底里恃才放旷
B.荣膺腻烦重蹈附辙一气呵成
C.阔绰颓唐格物致知兼而有之
D.亵渎要诀断章取意恪尽职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80后学者亲尝4千年前猛犸象肉味道,称味同嚼蜡。
B.赣江监狱坚持从心理矫治和思想改造入手,对服刑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使刑释人员的就业率有较大提高,这真是妙手回春育新人啊。
C.这些事例让人对新加坡对交通设计细节的追求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吹毛求疵的精神,才不难理解当地的路面交通设计以合理有序著称。
D.已经读研的他常常反思,这些怪现象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官本位”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更容易受到这些现象的影响,但改变已经迫在眉睫了。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①马克思认识“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②社会如果利令智昏、肆无忌惮之徒比比皆是了,社会就危在旦夕了;人如果在金钱面前什么都不管不问,人就病入膏肓了。③人之所以能“自律”,是因为人有敬畏之心的“他律”多么可贵。这个“他”或许看不见却总在你心中。这个“律”可以支配一切而不被一切所支配。“守信”所以能“守”,是因为心存“敬畏”。人应该不怕鬼神,但不能没有敬畏。④人可以宗教信仰,但不能没有精神信仰,没有“敬畏”。
——摘自2011年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7分)
2011年11月19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此次园林博览会的主题是:园林,让城市更美好。第八届园博会组委会在园博会开幕前公布了以“芽”为原型的园博会吉祥物“山娃”及10条宣传口号。
(1)请写出你对“一城山水,满目园林”这个宣传口号的理解。(4分)
(2)请你为重庆园博会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6.文学常识填空。(3分)
(1)态度不断变化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是(国籍)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一文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用他的行为不断给我们带来笑声,同时也带来深深的思考。
(2)(作品名)是元末明初人(人名)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作品塑造的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加上陪衬人物,有几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