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协同作文初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6 11:1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中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协同作文初探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韦燕智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少数民族学生聚居的地区,教师更应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汉语写作能力。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是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多数地区(如广西)并没有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母语教学,也没有把汉语当作第二语言教学,而是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放在同一条线起跑线上,与汉族学生提出同样的学习要求,这样,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学习更注重其工具性,汉语的结构、功能与文化分离,学生常常经过母语翻译才能达到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尽管吃苦耐劳,往往成绩还是不如意,特别是写作方面更加困难,并直接影响其他学科学习。
少数民族学生聚居的地区,小学往往是在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双语环境教学下成长,一直处于母语与汉语并存的状态,而母语缺乏书面语言,因此这些学生语言书面表达先天发育不良,但少数民族学生小学所学的汉语也只有书面语言,这样又形成了口语( 母语)与书面语言(汉语)的分离,学生写作时将母语中的口语翻译成汉语的书面语言,然后进行写作。进入中学后,如果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训练和要求,学生作文就会越来越困难。
经过各方面调查,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中学生与汉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风俗习惯等不同,互相之间存在好奇心,这就为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协同作文奠定了基础。表现在作文上,少数民族学生多数语言驾驭能力差,往往表意不明,文章结构思路混乱,但感情真挚,选材贴近生活;汉族学生语言运用流畅,结构较清晰,但许多学生作文或口语入文,或堆砌词藻,感情较贫乏,写作材料缺乏生活气息。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混合,分成合作学习小组,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协同作文,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首先,组成协同作文小组,架设民族协同作文的平台。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同时考虑性别比例、兴趣爱好、交往意愿、组织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五至六人小组,每组学生均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组内成员之间由于民族差异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形成公平竞争。
其次,突破学生民族心理防线,养成交流习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表达等方面的缺陷较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表现在作文上就是不愿意让同学看自己的作文,不愿与同学交流写作思路,生怕同学笑话。因此在分组时就考虑了学生的交往意愿,分组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民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找出本民族的精华,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胆地将民族民俗生活用汉语表达出来,写在作文中。这样让学生发现组内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