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5 20:51: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9科9份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化学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地理文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生物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数学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物理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英语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政治文试题.doc
  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
  语  文
  命题:苏小青 邹小兰    审核:马宗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30分)
  一、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垂涎于“明前茶”的号召力,一些不法商家趁机用“春茶”“早春茶”等概念打擦边球,图谋侥幸获取高利。
  B.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C.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D.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B.我国政府将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作为公共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我国统计体制逐步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
  C.喝牛奶前后一小时内,不宜吃橘子等酸性水果,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果酸相遇会凝固,影响消化与吸收。
  D.高校不应仅以“宽进严出”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应该考虑如何加强自身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南戏艺术从萌芽到成熟的进程是漫长的。温州等地的民间歌舞小戏,          ,          ,          ,          ,          ,          ,而五大传奇戏的出现,则标志着南戏艺术的成熟。
  ①在进入城市以后  ②它的戏剧结构也就更加严谨和完整了
  ③随着南戏活动地区的扩展 ④戏剧结构比较简单
  ⑤各种舞台艺术的综合运动才逐渐成熟 ⑥出场的角角也只有三四个人物
  A.⑥④①⑤③② B.④⑥①③②⑤ C.⑥④⑤①②③ D.④⑥③①⑤②
  4.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A.第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出小松由小而大,发展变化的情景。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它未来“凌云”的先兆。
  B.第三句由描写转入议论,讽刺社会上的一些小人见风使舵,前倨后恭,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时弊。
  C.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D.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抒情和哲理,达到了有机统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在我看来,学术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