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全套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的原因。我们发现,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往往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这种所谓“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创作主体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会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因此也就较容易形成创作主体的兴奋。特别是当创作主体从文明程度较高的环境降入到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这样的精神落差会使创作主体可能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在同一环境中世代生息繁衍的人们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创作一般离不开风俗叙事,这不仅源于艺术家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或审美情趣,还与社会氛围、流派风格、个人境遇有种种联系。作家、艺术家都应该主动拓宽自己的生活经历版图,开阔视野和胸襟,使自己的审美神经更加趋于灵敏,使自己更具文化敏感性。对某一地域风情中美的发现,须以对另一种地域风情的了解为参照,也就是说,在此地域生活过的创作主体到另一地域更容易触发其创作灵感;或曰在新的地域中生活着的艺术主体更容易唤起对原来生活之地的新的发现和认识。
人的一生中有花开花落,有升降沉浮,有盛衰荣辱,在文学史上因人生际遇的变化而可能造成诗人心态的强烈“反差”,常常使得他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如屈原、苏轼、曹雪芹等。几乎共同的身世命运,几乎共同的身心磨难,造就了他们那“吞天吐地”的博大情怀。在强烈的身世命运的反差中,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反思历史,反思社会,反思现实,反思自己,这也使他们获得了思想和创作的材料,从而使他们在艺术才情的释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域的反差与命运的反差,势必引起创作主体一种更深层的反差,那就是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反差。
一般说来,“文化反差”不仅具有民族范围内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性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自身文化素养不同,甚或民族意识不同,都会造成民族间文化上的差异。这种“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新一代文艺家来说,无疑需要拓宽新的文化层面,既能自如地掌握和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既是优秀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也是成就文艺大师必不可少的环节。
( 选自《 学者笔谈》 2012年第3期,有删改 )
1.下列对“精神落差”的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是艺术家创作兴奋点的形成和出现以及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因素。
B.“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精神反差。
C.“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经历不同环境后内心发生的情感激荡和碰撞出的艺术与思想的火花。
D.“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获得的对生活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和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题3分。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来
军军城早秋
严 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以下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线速度 B.位移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
2.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物体加速度数值、速度数值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 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保持速率不变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不变 B.运动状态不变
C.周期不变 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5.某人以一定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当水流运动是匀速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 )
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 B.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 D.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
6.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度为3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不能渡过河 B.船过河的 速度一定为5m/s
C.船运动的轨迹不可能垂直河岸 D.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 am so happy that John now enjoys big parties.
---Really? He used to in front of strangers.
A. to host; be shy B. hosting; being shy
C. hosting; be shy D. to host; being shy
22. She agreed us, so we agreed the project at
last.
A. to; with B. with; in C. with; on D. to; on
23. Great attention must to education, especially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A. pay B. be paid C. paid D. be paying
24. The FIFA World Cup is an event which many football teams compete each other.
A. in; for B. for; with C. in; with D. for; against
25. Thirty computers have been sent to the school some other new teaching equipment.
A. except B. including C. such as D. more than
26. I don’t think little money that he earns can support such ______ big family.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说明:1.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座号、班级、准考证号码等按要求填写。
2.请将所有题的答案写在指定的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将圆x2+y2 -2x-4y+1=0平分的直线是
A x+y-1=0 B x+y+3=0 C x-y+1=0 D x-y+3=0
2.函数 的定义域是
A.( ) B.( C. D.
3. 设 ,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 ,则 B. 若 , ,则
C. 若 , ,则 D. 若 , ,则
4.如图长方体中,AB=AD=2 ,CC1= ,则二面角C1—BD—C
的大小为( )
A. 300 B. 450
C. 600 D. 900
5.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 底面ABCD,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SB
B.AB∥平面SCD
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
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2、I卷和Ⅱ卷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试题卷保存好以备评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40题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B.同种组织细胞中,老年人的含水量比婴儿的少
C.抗冻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 D.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越高
2、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出现抽搐现象,医生建议他平时适量补充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和胡萝卜素 D.蛋白质营养液
3、动物细胞中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类是
A.葡萄糖 B.乳糖 C.淀粉 D.糖原
4、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5、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化学试剂是
A.龙胆紫染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上表皮装片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10X,物镜10X B.目镜10X,物镜40X
C.目镜15X,物镜40X D.目镜15X,物镜100X
7、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一 选择题(每个2分,32个共64分)
1.某校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分封制下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毫无权力 B.商朝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
2.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3.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被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第1~20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第21~26题为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 法。下列关于KMnO4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 B.氧化物 C.无机物 D.钾盐
2.今年入冬以来,我国不少省市和地区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
A.小于1nm B.在1nm~100nm间
C.大于100nm D.无法确定
3.玻璃棒是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作用不能通过使用玻璃棒而实现的是
A.引流 B.防止液体溅出
C.增加物质的溶解度 D.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蒸发 B.蒸馏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一.选择题 ( 每个2分,共60分)
图6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A.KRQFF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图4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3~4题。
3.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4.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⑥
5.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
一、最佳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据中国银行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11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14日达到6.2881,这是连续第12个工作日的升值,达到半年以来新高点,银行美元卖出价也下降到622.24元,而在今年7月下旬,美元卖出价还是640元。近3个多月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约2.85%。这表明
A.外汇汇率下降,不利于出口 B.外汇汇率上升,不利于出口
C.外汇汇率上升,不利于进口 D.外汇汇率下降,不利于进口
2. 一百多年前,法国皇帝拿破仑使用铝碗以显示他的高贵,可是随着电解铝技术的出现,现在铝制品的价值量要比白银低得多,这是因为
①科技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②价值规律的作用
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④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5.现在,吃饭有饭店送餐,洗衣送洗衣房,家庭清